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周恩来:永远的榜样》连载(第五章)

周恩来:人民的“总服务员”

2018年04月11日16: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毛泽东说过,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邓小平说过,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习近平说过,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是讲的历史事实,也是讲的历史真理。共产党和党的领袖都是从人民群众中生长起来的,党和国家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根本政治问题。周恩来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始终情系人民,一生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

在鲁迅逝世十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周恩来曾援引过鲁迅先生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说,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我们要有所恨,有所怒,有所爱,有所为。过去历史上有多少暴君、皇帝、独裁者,都一个个地倒下去了。但是历史上的多少奴隶、被压迫者、农民还是牢牢地站住的,而且长大下去。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

周恩来始终把人民群众看作是国家的主人,自称是人民的“总服务员”。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你们在我这里工作要懂得,办任何事情都要跟我联系起来,要跟我的职务联系起来,要和政治影响联系起来,要把我和人民联系起来。”

在周恩来办公桌旁的茶几上,有一部直拨的外线电话,经常有不知姓名的人因为拨错号码打进来。周恩来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总是非常和蔼而耐心地告诉对方:“你是不是把电话号码拨错了?……也可能是串线了,请你重拨一下吧。”然后他轻轻地放下话机,又重新投入工作。在秘书值班室,也有一部外线直拨电话。在“文革”中,这部电话一直对外联系,号码是公开的,因此有很多人知道这部电话的号码,经常有人打进电话来,让秘书们向周恩来反映情况,请求解决问题。为了减少干扰,秘书就想换个号码。周总理知道后,不同意这样做,并说:“改了号码,群众再有什么事怎么找我啊?”于是,这部电话一直保留下来了,始终没有改号。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民意,掌握情况,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周恩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祖国的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1954年某天下午5点多,周恩来对秘书何谦和卫士赵行杰说:“群众反映北京市公共汽车拥挤得很厉害,一下班要在路上浪费一两个小时,今天咱们去乘公共汽车,了解一下情况。”说着,周恩来披上大衣,带着秘书和卫士出了国务院北门,来到北京图书馆停靠站。等一会儿,公共汽车来了,周恩来等群众都上车了,才最后上车。车上果然很拥挤,没有空座位。周恩来往里走了几步,手握住吊环,站在车中间。汽车开动了,人们在拥挤中顾不上东张西望。一直走了几分钟,站在周恩来对面的一个乘客才大声叫起来:“哎呀!这不是周总理吗?”“总理?”“总理?!”车厢内立即活跃起来,有的乘客站起来让座,有的往中间挤,有的把手伸过来。随行的秘书和卫士见此情景,心里十分紧张,忙往周恩来身边靠拢一些,恐怕他被挤倒。周恩来挥动着一只手臂,对大家说:“请坐!请坐!别挤!别挤!不要动。”乘客们请周恩来坐下,他坚决不坐。一个乘客凑上来,握住他的手说:“总理,您那么忙,怎么还来坐公共汽车?”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也来体验一下你们的生活嘛!”接着,周恩来就和乘客们攀谈起来。问他们都是哪个单位的?住在什么地方?每天上下班需要多少时间?有的乘客光顾着和周恩来说话,忘了下车,坐过了站;有的乘客挤不到周恩来跟前,总不甘心。新上来的乘客向他打招呼,下车的乘客又向他告别。随行的同志劝他说:“公共汽车上的情况就是这样了,咱们赶紧回去吧。”周恩来不肯,下了这趟公共汽车,又上了无轨电车,在北京城转了大半圈。回来后,周恩来将交通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找来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和制定解决公共汽车拥挤的具体措施。他还指示:“国务院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如有条件的话,都要用大车接送职工上下班。”经过周恩来的努力,缓和了北京市乘公共汽车拥挤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天晚上,周恩来听陈云同志说,王府井的霓虹灯亮了,就高兴地招呼工作人员一起去看看。到了百货大楼,周恩来听到店里正在广播清场,他就严肃地批评这种做法要不得,怎么能把领导同群众隔离呢?那天晚上,他是以一个普通顾客的身份,来市场看看,也像群众一样买些东西。他还同经理、老职工交谈,了解店里工作情况。有一次他听到有人反映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时,在外面的司机、交通民警没有休息和解手的地方,他就让把大会堂东门外地下室改建成休息室,设置了厕所。他工作繁忙,珍惜分秒,乘汽车外出,司机总想把车开快点。这时,周恩来总是提醒司机:慢些,不要抢,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想着群众。在路口人多的地方,周恩来不准猛按喇叭,以免人们受惊;遇上雨天,周恩来嘱咐司机不要把泥水溅到行人身上。

1960年,中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成立了精减领导小组,精减多余职工。为了安排好被精减职工的生活,周恩来绞尽了脑汁。在一篇关于精减的文件草稿中,周恩来在“对被精减人员一定要负责到底”一句话前边,亲笔加上“党政领导机关”几个字,重点强调领导机关的责任。在文件草稿中讲到精减职工的安置办法时,他又加了一段话,强调“对于一切精减下来的职工,都要采取各种补助和帮助的办法妥善安置”。在他的关怀督促下,全国2000多万精减人员的安置和生活问题大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没有发生大的问题。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周恩来知道后,冒着六七级大风马上来到地震中心隆尧县白家寨。这里留下的是震后的一片废墟,周恩来见此情景,潸然泪下。他冒着随时都可能袭来余震的危险,穿行在残垣断壁之中查看灾情。他走遍了一户户窝棚,访老探少,嘘寒问暖。他在路上,遇到小孩就抱在自己的怀里,关心地问孩子吃上饭了没有,爸爸妈妈受了伤没有。他走进帐篷里,握着受伤农民的手,亲切地询问他们的伤情,摸一摸褥子铺得厚不厚,被子盖得暖不暖。当他得知老党员、贫协主任王老齐因地震失去了儿子和儿媳时,他的眼睛湿润了,握着王老齐的手,两人相对落泪。总理对人民的深情厚爱,使在场的人都落泪了。周恩来总理在灾区召集当地农民讲话,因为当时天气很冷,又有北风,当地干部特安排一辆卡车,让总理站在车上背着风面向群众。当周恩来发现乡亲们都迎风而立时,他说:“听我口令,全体向后转。”然后,时已68岁的周恩来一个人迎风而立,向受灾的乡亲们表示慰问,鼓励他们重建家园。邢台地震时期,周恩来冒着危险三次前往震区。有一次坐火车去,由于震区流行脑膜炎,下火车前,医生让周恩来吃两片抗菌素,周恩来说:保健康是你的责任,但是绝不能脱离群众。周恩来到一家农户查看灾情时,见一中年妇女带了两三个孩子,丈夫不在家,家中乱糟糟的。他坐在炕上与这位农妇亲切交谈,农妇不认识他,只知是从北京来的客人,便拿起碗来倒了一碗水。医生一看,碗没有刷,碗上还粘着玉米面糊糊。刚想张嘴劝总理不要喝,但看见总理瞪了他一眼,于是没敢吭声。周恩来端起粗瓷大碗一边喝水,一边嘘寒问暖,亲如家人。周恩来又来到工地,看望修水库的工人。正值吃饭时间,他与大家席地而坐。工人们你传我、我传你地给周恩来传过来一个玉米面饼子。医生想,总理也没有擦擦手,又经过这么多人的手传过来的饼子,让不让总理吃?吃了会不会生病?他刚要张嘴干涉,周恩来看了他一眼,他没有吭声。只见周恩来接过玉米饼,一边吃,一边与工人们亲切交谈。晚上回到住地,总结一天的工作时,周恩来表扬了医生:你今天表现不错,没有干涉我的行动。他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所以能取得革命胜利,还不是靠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支持!战争年代,我们共产党人和老百姓滚在一个炕上,群众身上有多少虱子,我们身上有多少虱子。现在解放了,我当了总理了,连群众给我的水都不敢喝了,那还叫什么人民公仆?!在人民眼里我们还叫什么共产党员?!我们还如何得到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周恩来这番话讲得何等好啊!这是一个把群众观点、党的宗旨融入血肉、化为灵魂,把“保党的政治影响”视为义不容辞责任的共产党人的肺腑之言!

(责编:唐璐、张鑫)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