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艺术

李亚平(北京)

2019年11月07日14:22    来源:党史纵览

自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按照协定,主动地陆续从朝鲜撤回,而美国方面却不履行协定,其军队仍然驻扎在朝鲜半岛,加剧远东的紧张局势。同时,在印度支那,当地人民的抗法战争进一步开展。为此,美、法帝国主义焦头烂额。1954年2月28日,由苏联倡议,苏、美、英、法4国外长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定于同年4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作为与朝鲜和印度支那关系密切的大国,中国也受邀参加了这次会议。

  准备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唱戏”

  鉴于日内瓦会议的重要性,毛泽东、周恩来非常重视。自2月底到3月,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周恩来挤出相当多的时间,开始了系统而认真的准备,他指导有关人员研究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阅读有关召开日内瓦会议的文件,并组织模拟会议,搞翻译练兵。3月2日,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周恩来郑重提出了《关于日内瓦会议的估计及其准备工作的初步意见》,指出“关于日内瓦会议协议的达成,是苏联代表团在柏林4国外长会议上一项重大的成就。单就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日内瓦会议一事看来,它已使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工作前进了一步”。

  他说:“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特别是美国政府却故意低估日内瓦会议的作用,并预言日内瓦会议将同柏林会议在德奥问题上一样,得不到任何结果,但美、英、法3国之间在朝鲜问题上以及在许多国际事务上的意见并非完全一致,有时矛盾很大,他们的内部困难也很多。”为此,周恩来强调:“我们应该采取积极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方针,并加强外交和国际活动,打破美国政府的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以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他还充满信心地说:“我们要力争不使日内瓦会议开得无结果而散。”

  4月20日清晨,周恩来率领200余人的中国政府代表团,由北京机场登机,分乘3架苏联伊尔—14飞机,取道苏联、民主德国飞往瑞士日内瓦。胡志明率领的越南代表团同行。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大型国际会议,也是周恩来首次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无论是新中国的形象还是每一个代表团成员的形象,都显得极为重要。首次到国际舞台上去唱戏,大家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出发前,周恩来向代表团成员做了仔细的叮嘱:尽管我们过去在国内谈判有经验,跟美国吵架有经验,但是,那时我们进行谈判的范围小,有什么就说什么。中国是一个大国,到日内瓦是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我们是登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有几个兄弟国家参加,要配合,要有板有眼,都要合拍。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

  为唱好这出“文戏中有武戏”,周恩来交代:给每人做两套服装,一套是灰色的西装,一套是中山装。整齐统一,简洁明快,干净利索。没曾想,这两套服装后来却引起了国际舆论对初登国际舞台的中国外交官的注意……

“红色外交家”走上外交前沿

  4月24日下午3时,周恩来一行抵达日内瓦机场。这时,停机坪顿时热闹起来,各国记者蜂拥而至,其中数美国记者最多。他们几乎从未与中国共产党的官员打过交道,甚至不知道这些来自红色中国的领导者们是什么样子。尤其是首席代表周恩来,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于是,西方记者忙不迭地问:“谁是周恩来?”

  飞机停稳了,第一个走出机舱的就是周恩来。他身穿得体的大衣,右手自然地举过眉梢,微笑着向前来迎接的人们致意。

  周恩来的身后是一支整齐的阵容,紧随其后是外交部副部长兼中国驻苏联大使张闻天、外交部副部长兼中联部部长王稼祥和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李克农,随后是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顾问有雷任民、师哲、乔冠华、陈家康、柯柏年、宦乡、黄华、龚澎、吴冷西、王倬如、雷英夫……这支队伍集中了新中国最优秀的外交官。

  周恩来带着微笑走向迎接他的人群,和迎面走来的瑞士官员握手。

  周恩来的出现使记者方阵骚动了,首先是美国的摄影记者纷纷叫道:“周先生,走近点,朝我这里看!”周恩来有礼貌地抬起头,迎面走向记者。摄影镁光灯顿时闪成一片。这时,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和新闻事务发言人龚澎向在场记者散发周恩来的机场书面声明。周恩来的声明简短而明确:“日内瓦会议就要举行了。这个会议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亚洲这两个迫切的问题,如果能够获得解决,将有利于保障亚洲的和平,并进一步缓和国际的紧张局势。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国家都将密切地注视着日内瓦会议的进展,并热烈地期望着会议的成功。中国人民对于这个会议有着同样的期待。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带着诚意来参加这个会议。我们相信,参加会议者的共同努力和对于巩固和平的共同愿望,将会提供解决上述亚洲迫切问题的可能。”

  随后,记者们还从中国代表团新闻宣传组那里得到另一份独特的有关周恩来的介绍材料,这是一份仅1800字左右的中英文对照的书面简历,上面写道:“周恩来(生于1898年),中国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毛泽东最亲密的战友之一……”

  这份简历,就连中国代表团的许多成员事先都未见过。它的起草者是中国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李克农。这是经中共中央直接批准的,一份少有的以个人简历为内容的对外宣传材料,意在通过宣传周恩来而宣传新中国,并首次使用了“最亲密的战友”这种提法。

  第二天,在关于周恩来和中国代表团的报道中,西方媒体上出现了这样一些语句:“一个年轻的红色外交家率领了一批更为年轻的红色外交家……”“他们穿的衣服都是一样的,连手提箱也都相似……”

  云集日内瓦的西方各国记者以奇特而复杂的心态关注着周恩来,他们想看看在国际事务中崭露头角的周恩来将如何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责编:张鑫、唐璐)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