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周恩来与毛泽东改变中国命运的谈话

2019年12月04日14:19    来源:北京晚报

  我们上节讲到毛泽东同志给中央写了封信,他要留下来坚持在苏区斗争,欢迎中央再回来。当时中央的总负责人博古,非常年轻,大约28岁,看见这封信以后不知道怎么办,便拿着这封信直接去找周恩来,他说:“老毛提出不走,你看怎么办?”周恩来迅速看完这封信,跟博古讲了一句话:“我去找他谈。”

  周恩来同志当天骑着马从中央所在地瑞金赶到了毛泽东同志的住地找他谈话,核心就是劝毛泽东同志跟着走。那个谈话进行了一晚上,那天晚上周恩来与毛泽东之间谈了些什么,谁都不知道。

  当天警卫回忆当夜雨下得很大,雨水顺着屋檐往下流,流到斗笠上,斗笠湿了,从斗笠流到蓑衣上,蓑衣湿了,蓑衣的雨水流到绑腿上,绑腿湿了,鞋子湿了。

  领导人在里面的谈话迟迟谈不完。他们开门进去给领导倒水,门一开,两位领导同志一句话都不说了,就看着他们,等他们倒完水退出去,门关好了才又开始说。所以警卫也没有听见这两位领导同志在里面谈了什么。

  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周恩来同志骑马返回瑞金,见到博古同志,就讲了一句话:“他同意跟着走了。”

  我觉得这句话虽然非常简单,却意义极其重大,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句话。我们可以设想,毛泽东同志如果不跟着走,在苏区能保证他的安全吗?而如果毛泽东同志不走,那我们的长征是什么样的长征?红军能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我们的结局又将如何?

  恩格斯讲过一句话:“历史的必然通过大量的历史偶然去实现。”不是说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它就是必然会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会经过许多路口,需要跨过许多急流险滩。

  我们从这个问题上看周恩来,他不是对党和军队的命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吗?而且像这样的事情周恩来终生对任何人都没有讲过。

  周恩来晚年病重的时候,叶剑英元帅当时就认定:周总理肚子里要说的话很多,你们身边工作人员一定要随时准备好笔,把他说过的话一一都记录下来,哪怕在昏迷中说的话也要把它记下来。周恩来同志身边的工作人员,确实按叶帅的要求准备好了纸笔,要把周恩来说的任何话都记下来。

  结果一直到周恩来去世,警卫也好,护士也好,他们准备的笔都没动过,纸还是一张白纸,一个字都没有记录。周恩来同志一辈子都是这样以组织为核心,以组织的生命为核心,以组织的利益为核心。

  他完全牺牲了自己。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讲周恩来同志的贡献,但一直都讲得不够。

  周恩来同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称赞他。但也不光是称赞,诋毁周恩来的话也有,像周恩来同志的“世故主义”,周恩来同志如何如何“不讲原则”,周恩来如何“和稀泥”,这方面讲的人也很多。

  我觉得不管是称颂的或者是诋毁他的人,都没有认识到在中国革命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关头,周恩来同志作出的关键性贡献。当时的党中央不知道少了毛泽东的长征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当时的毛泽东同样也不知道自己留下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12)

  金一南

(责编:张鑫、唐璐)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