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魂》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周恩来十分重视发展中日两国友好关系,他在26年总理生涯中,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整整操持了23年;中日两国建交后,他为缔结中日友好和平条约,又操心了3年,直至他与世长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宣布:“我们主张恢复与世界各国的正常关系,特别是与日本的正常关系,”他分析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指出:“中日两国人民有着友好的新条件,即解放了的新中国和战后要求和平的日本。
《世纪风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全面抗战时期,周恩来在党内先后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副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公开职务,直接领导南方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以及后来的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工会)。他以其娴熟的斗争艺术和个人魅力,正确地贯彻中共中央的文化政策,建立起广泛的文化统一战线,为坚持抗战、团结抗战以及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文化力量的储备作出了巨大贡献。
《世纪风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政权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里,在内外政策上是维护主权独立、造福于民,还是投靠外敌、谋私害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西哈努克在被朗诺政变集团废黜国家元首以后,中国同意他留驻北京,决不是给他一个偏安之地,做一个流亡国君,而是为他提供一个继续战斗的基地,做一个名正言顺的国家元首,以便实现抗美救国的伟大历史使命。
(《党史文苑》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在我党早期隐蔽战线上,周恩来在上海建立的中央特科,因战果显赫而荣获“伍豪之剑”(周恩来曾化名伍豪)的美誉。在周恩来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特科虽然也从事一些“暗杀”活动,但却防止了“红色恐怖”,从而很好地担当了当年中共中央机关的“贴身护卫”。
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是每年全国人代会的一项重要议程,体现了政府向人大负责的宪法精神。在全国人代会上,先后有六位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华国锋、赵紫阳、李鹏、朱镕基、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