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周恩来生平全纪录》,江明武著,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1966年,正当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准备执行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建设计划时,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打断了全国经济建设的进程。以林彪、江青为代表的野心家、阴谋家,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大肆宣扬“只要革命抓好了,生产就会自然而然地上去”,挑动群众“停产闹革命”,把国民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理论和实践走向成熟的时期。
《刊授党校》杂志曾刊发《周总理如何运用数字》一文,其中提到,周恩来通过两组数字,讲透了民族团结合作的必要性、民族团结合作对发展中国的重要性。现将内容摘录如下: 周恩来说:“国家大,这个家不好当;领导上必须注意算账。
目前,学界关于周恩来何时到达中央苏区瑞金,几乎都说是1931年12月底或1931年底,但具体日期并不清楚。 亲历者相关回忆能确定时间吗? 时隔多年后,周恩来本人在1967年谈到他到苏区的时间时,说到正赶上宁都暴动。
《世纪桥》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周恩来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为实现和平统一台湾所做的“大量基础性、开拓性的工作”,为今天海峡两岸关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编者按:《党史文苑》发表文章《“全天候周恩来”的公仆风范》。文中记述1974年年底,周恩来前往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四届人大筹备情况。
声明:本文系《党史博览》杂志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兼管国家民族事务,他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尤其是对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有着深刻的认识,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民族化与各民族干部交流合作之路。 一、培养民族干部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应普遍而有计划地进行 周恩来非常重视民族工作与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每当论及民族工作,“几乎都要讲到民族干部问题”(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组织委员会:《周恩来百周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834页)。
尊敬的周恩来同志是一位伟人。他在中国人民心中和国际社会有着崇高的威望。
在那种特殊复杂的情况下,有些问题上要抗争,有些问题要忍让,有些问题要在沉默中等待时机的转换。但不管采取那种方式,他始终进行着坚韧不拔、顽强卓绝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