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时间跨度最长的总理 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是每年全国人代会的一项重要议程,体现了政府向人大负责的宪法精神。在全国人代会上,先后有六位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华国锋、赵紫阳、李鹏、朱镕基、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青年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进行连载,禁止其它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 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周恩来生命的最后600天里,共做大小手术13次,离世时体重不到60斤。周恩来生命最后的岁月,伴随着病痛、负重、伤感与离别,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事业。
周恩来青少年时代起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树立了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关心国家的安危、民族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致力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和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开国元勋。新中国成立后,身为政务院、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同志,领导开展了预防和治理自然灾害,扶贫救灾、抗震减灾等工作,成效显著,人民至今深深敬仰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兼管国家民族事务,他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尤其是对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有着深刻的认识,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民族化与各民族干部交流合作之路。 一、培养民族干部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应普遍而有计划地进行 周恩来非常重视民族工作与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每当论及民族工作,“几乎都要讲到民族干部问题”(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组织委员会:《周恩来百周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834页)。
(《中华魂》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周恩来青少年时代起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树立了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关心国家的安危、民族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致力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和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开国元勋。新中国成立后,身为政务院、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同志,领导开展了预防和治理自然灾害,扶贫救灾、抗震减灾等工作,成效显著,人民至今深深敬仰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在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委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是周恩来1949年7月在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纲要。《提纲》所列“政治与科学”“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自由研究与计划研究”四个方面,是周恩来科技思想的集中体现。
《党史博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周恩来一生的历史,就是新中国的孕育史,就是新中国的诞生史,就是新中国的成长史。 “中国的总管家周恩来”这个题目,我感到很符合周恩来的特点。
1938年4月4日,张国焘借祭扫黄帝陵,钻进了事先由国民党准备好的汽车里,与中国共产党背道而驰,辗转西安、武汉,来到了国民党统治区重庆,投靠了国民党。 张国焘从延安出走后,共产党没有放弃挽救他。
(《中华魂》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中国共产党即将掌握全国政权前夕,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北京那天,毛泽东对周恩来等几位中央领导人说:“今天我们是进京‘赶考’。”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党史纵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从“一手”到“两手” 新中国成立前后,与国民党进行军事斗争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之一。蒋介石集团逃到台湾之后,中共中央曾设想了多种武力解放台湾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