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领袖人物纪念馆>>周恩来纪念网

周恩来的苦难童年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18年08月16日16: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周恩来一生至情至性、至高至圣、大智大勇、鞠躬尽瘁。他出身名门,却是苦难童年;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求索救国救民真理;拒绝蒋介石委任要职,发动组织指挥上海工人运动和南昌起义,实施战略大转移,力主毛泽东进党中央领导核心;处置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赴国统区与蒋介石斗智斗勇,艰难推进民主进程;开国前夜,秉笔起草《共同纲领》,筹备开国大典,组建政务院,运筹抗美援朝,编制“一五”计划;代表新中国走上国际舞台,打开外交局面,实现中法、中日、中美建交;“文革”中苦撑危局,殚精竭虑保护干部,千方百计维持经济运转,果断处置林彪事件;病魔缠身的晚年岁月,同江青一伙较量,把邓小平重新推上前台——这些历史的内情或迷局,生动再现了一代伟人的真情与风采。以下为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魅力周恩来》节选。

苦难童年

周起魁夫妇相继过世后,一个大家庭的生活渐入拮据。但是封建家庭的官场体面还要有,送往迎来的排场不能少,为了支撑门面,作为周家理财管事的主持者万十二姑不得不举债应酬,或者靠典当衣物度日。这给幼时的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当家境贫困的时刻,周贻能生了第三个儿子,取名“恩寿”。在周恩寿出生的1904年,让周贻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和万十二姑的兄弟万立珍(周恩来的十八舅)合买的一张彩票中了头彩,计1万元。两人各得5000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毕竟周贻能在外面从业的月薪也不过16元。可是中彩票的事在淮安一张扬,借款的、乞讨的、公益摊派的、慈善募捐的……接踵而至,仅驸马巷铺设石板路面就出了100多元。还有以上一代的“借据”来要债的,没有办法,只好迁到清江浦娘家去躲避。

这一年,万十二姑和丈夫周贻能带着3个儿子及周恩来的嗣母陈氏一起搬到清江县清江浦万十二姑的娘家居住。这时,万青选已经去世,表面上万府仍是深宅大院,房屋几乎占了半条街,但实际上家道中落,田地房产不断出售,显赫的声势已经成为过去。不过,万家留下了大量的藏书,有诗词歌赋、通鉴野史,还有很多小说,正好满足了周恩来的求知欲。

起先,生母和嗣母送周恩来到万家的家塾中继续读书,但他嫌教书先生讲得不过瘾,没有外祖父藏书里的东西精彩,便抽时间跑到书房里去如饥似渴地阅读。生母和嗣母知道后,只好专门找了一个先生单独教他,并鼓励他读了大量的小说。周恩来读的第一部小说是淮阴人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这部小说里的神话故事对他开阔思路、发挥想象力有很大帮助。从中,周恩来也明白了为了探求真理不畏艰辛、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等道理。再加上嗣母的讲解,他对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古典小说更感兴趣。

万十二姑的母亲张氏是个续弦,万家这个封建大家庭中,本来就人口众多,矛盾重重,既有万青选原配夫人的儿子、媳妇,又有续弦张氏的儿子、媳妇,如今增加了嫁出去的女儿万十二姑五六口人来吃饭,日子就更难过了。其间,周恩来一次次领略了生母在调解家庭纠纷中的办事公道、耐心且明理的魅力,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侵袭着周恩来幼小的心灵。

1905年,周恩来一家只好离开万家,搬到离淮阴东南百里之遥的宝应,在宝应水口巷那陈家祖辈的旧居陈家花园——嗣母的堂兄家住下。陈家花园是陈氏祖辈的产业,与万府隔街相望。虽然号称“花园”,其实不过是十余间旧房。

堂兄一家对陈氏等的到来非常欢迎,周恩来在这里认识了两个表兄陈伯容、陈式周。陈伯容30多岁,是个不挂牌的儒医。陈式周在一家私塾执教,他引导周恩来读了不少书。

1907年春,万十二姑因患胃气痛病(胃癌)而去世,终年30岁。当时周贻能为生活奔忙在外,竟未能与妻子见上最后一面。当报丧到万家的时候,万家张氏提出女儿的丧事要按照当地的排场办理,棺木要如何如何,道场要怎样怎样,致使周贻能只好商量着把陈家花园的几间房产典了出去才应付了丧事。但是,已经无钱把棺材运回淮安安葬,只好暂厝于清江浦一座庙宇里。经过28年的动荡谋生后,谋得一点余钱的周贻能才在1935年回清江浦将妻子万氏灵柩领回淮安,归葬于淮安东门外的周家祖茔地。

等万氏的丧事办完,周贻能仍旧外出当差,一家的重担压在了陈氏的肩上。她本来就身体瘦弱,时常咳嗽,入夏后咳嗽不但不见好,而且痰中带有血丝。看到嗣母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且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年幼的周恩来束手无策,他不知道嗣母这时已患痨病,也就是当 时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尽管周伯容全力诊治,陈氏的病就是不见好转。

1908年7月,陈氏病故。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周恩来接连失去了生母和嗣母,心里万分悲痛。

家里料理完两次丧事,已是债台高筑。秋冬之交,周贻能因经济困窘,再次离家去湖北谋事。这时,10岁的周恩来领着两个年幼的弟弟重新回到淮安那个残破的老家,与八叔八婶生活在一起。

八叔周贻奎从年轻时起就偏瘫在床,家里有什么事需要人出头露面的时候,10岁的周恩来算是一大家的男子。周家没有土地,只有那座自己居住的房屋,有一段时间一部分房屋也给抵押出去。要债的人接连上门,有的债主竟坐着不走。有时伯父寄些钱回来,才还掉一笔债。借贷无门时,就只能把母亲的遗物拿到当铺去典当。周恩来后来回忆说:“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10岁、11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出应酬。”

周恩来原指望父亲能寄点钱回来,可他的等待却化作了叹息。家里没有进项,却有一个“清单”,就贴在房间窗子一旁,上面开列着诸多亲戚的名字,各家寿辰、忌辰的日期,都是要送礼的。他瞅了瞅,像是密布的乌云,压得他几乎不能喘气。

有一次,一个亲戚过生日,请帖送来了,周恩来急得没有办法,和八婶杨氏商量。听说这事,杨氏也感到犯难,家里的确没有什么值钱的了,可是礼还得送。面对年幼的侄子,杨氏不知说什么好。

“八婶,几只箱子我翻遍了,也没有真正值钱的东西。娘留下些衣物,能不能当呢?”周恩来问。杨氏跟着进屋看了看,见有一件藕色缎子面料、花绫滚边的夹袄,大半新的成色,式样也不旧,她掂量了一下说:“你还是个孩子,让你做这种事,我真是于心不忍,可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只好去试试,当铺会杀价,你要留心。”周恩来应了声“知道”,就拎着那件夹袄出了门。

磨了一阵嘴皮,在当铺当了两块五角钱,算是把送礼这一关应付过去了。

当年,生活的重担,就这样沉重地压在了童年周恩来稚嫩的双肩上,他咬紧牙关,默默地忍受这一切。除了考虑生活来源和应酬亲友外,他还坚持读书,曾到东门附近表舅龚荫荪的家塾里寄读。龚荫荪的思想倾向维新,早先服膺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派思想,后来成为孙中山的信徒,家里有许多古籍和一些宣传近代西方文明的新书和报刊。周恩来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社会知识。龚荫荪给周恩来讲鸦片战争的故事,讲太平天国的故事,回答周恩来提出的一些政治时事问题,使周恩来明白了国家的沉沦和社会的不平,萌生出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思想。龚荫荪请的塾师周先生是个落第秀才,学识很好,人也比较开明。周先生教周恩来的虽然仍旧是四书五经,但是周恩来有机会阅读其他的历史、文学读物。周先生的书法很好,他曾教导过周恩来临摹字帖。周恩来曾把龚荫荪称作自己政治上的启蒙老师,周先生则是自己文化上的启蒙老师。在这里,龚家的表姐们和他共同学习,在一起作诗做游戏,周恩来为此获得难得的欢乐。

可好景不长,1910年春,龚荫荪离家外出。周恩来希望跟随他去,龚荫荪对他说:“你年纪还小,父亲又不在家,家中还有两个弟弟要你照顾,以后有机会再带你出去吧。”谁知龚荫荪离家不久,他家就被抄家封门,周恩来被迫失学在家。

离别淮安赴东北

对周恩来的不幸,远在奉天(今沈阳)度支司(相当于财政局)俸饷科已升任科员的伯父周贻赓有所耳闻。周恩来对伯父有很深的感情,在他父亲兄弟4人中,伯父颇有才学,见多识广,对人很热心。周恩来平时常同他通信,家里有什么难处理的事总是写信同伯父商量。周贻赓自己没有子女,十分喜爱这个侄儿的聪颖、机敏,也很同情他的处境,写信要周恩来到东北去,跟随自己生活。经过一番考虑,周恩来决定离开老家,出去闯一闯。

1910年春天,伯父托回乡探亲的周恩来的三堂伯父周贻谦,把周恩来带出淮安,到东北去生活、求学。

离开淮安之前,乳母蒋江氏给他添置了新衣,为他准备临行的衣物,叮嘱他路上要小心,照顾好自己。他走前还到母亲墓前去拜祭,为母亲扫墓。

于是,周恩来告别朝夕相处的亲人和小伙伴,随堂伯父周贻谦出发北上。走时,他随身带上嗣母留下的诗文,一步一回头。乳母含着泪对他说:“现在你真的要到天上去飞翔了。”

“蒋妈,”周恩来走到她面前,“我就要走了……”谁知话没说完,蒋江氏呜咽哭出声来。周恩来眼里也噙满了泪水,他强抑住自己的眼泪说,“你12年的养育之恩,我也难以报答,至今还欠你的债(佣金)。这个家,你也是知道的,我想来想去,也没别的值钱东西,只有把屋里那张床和两张椅子用来抵债,你就搬回去用吧!”“不要,”蒋江氏拭着泪,“还是留着,我用不上……你的心我领了。”她揽过周恩来搂着,哽噎着说,“孩子,只要你在外面没病没灾,好生读书,谋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我……我也就没白疼你啊!”

千言万语,说不尽道不完,堂伯父已招呼周恩来上船。这是一艘十余丈长的官船,专在运河上跑长途客运。

渡船起锚、收缆,渐渐离岸。周恩来站在船尾,不停地朝岸上的人挥手。他的眼前,镇淮楼、文通塔,那巍峨的雄姿已愈来愈远,他带着无比的惆怅,无限的眷恋走了。

他们取道山东、天津,经过长途旅行,终于来到奉天。一路上辗转,少小离家的周恩来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母亲的博大胸怀。出江河纵横,到白山黑水之间,人文地理的巨大变化,使周恩来的视野与心胸顿时变得广阔多了。

这在周恩来生活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后来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0年春到东北时,奉天一时还没有合适的学校可读,周恩来便随任铁岭税员分省补用通判的三堂伯父周贻谦转赴奉天省银州(今辽宁省铁岭),进银冈书院读了半年书。当时,周贻赓也动员在武汉做事的周贻能北上到东北,与长子周恩来团聚。不久,周贻赓介绍弟弟周贻能到县衙门做师父,安排周恩来父子住在彭家大院的西门房。

这年秋,位于奉天古城大东门外万泉河畔的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建成。周贻赓为了让周恩来接受更好的教育,学得“新知识”,将周恩来接到奉天府自己家里,并把他送入第六两等小学堂丁班(后改为第六班)学习。

这所学校是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刚刚开办的新式学校,既教中国的经书,也介绍一些西方的新学,开设了修身、图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等10门课程。入学后,周恩来立刻感到这里的教学与老家的私塾完全不同。在学校里,老师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国难当头的年代里,周恩来那颗富有感情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他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养成了坚持读报的习惯。

一个叫何履祯的同学家住在沈阳郊区的魏家楼子,这个地方是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战争的战场。1911年暑假,何履祯邀请周恩来到他家过暑假,周恩来本来想利用暑假多看些书,经过一番考虑,周恩来还是去了魏家楼子,而且连续3个暑假都是在那儿度过的。魏家楼子村后的山上还有俄国人立下的石碑,村东头的烟龙山上有日本人建造的水泥塔,残垣断壁上还可以依稀看到当年激战的累累弹痕。

何履祯的爷爷何殿甲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私塾先生,非常喜欢周恩来这个爱读书的小客人。何殿甲带着孙子陪小客人去了烟龙山,讲述了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尤其是日俄战争带来的苦难。那是1904年的一天晚上,宁静的村子里突然传来了声声狗叫和阵阵枪声。日本兵和俄国兵在这里打起来了。日军在烟龙山设了指挥部,村里的房子被俄国兵放火烧了,乡亲们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活埋。何老先生的父亲被俄国兵活埋了,何媳藏在萝卜窖里也没能幸免,被枪杀了。周恩来听到这些血泪斑斑的控诉,满怀悲愤地唱起了当时学校里流行的谴责日俄战争的歌曲:俄国“克查克(哥萨克)队肆蹂躏”,使我东北“户无鸡犬宁”。他大声疾呼:“俄败何喜?日胜何欣?吾党(即我们的意思)何日醒?”

回到魏家楼子,何殿甲取出一个本子递给周恩来,说:“此乃老夫的诗作,你看看,对那场日俄战争会有更多了解。”周恩来捧着用竖行信笺装订成册的诗集,在院内一棵绿荫如盖的大榆树下翻阅起来。

在题为《乙巳二日辽阳店作》一诗中,何殿甲写道:“回首甲辰年,中心倍惨然。烽烟连日急,生死一时兼。有弟皆逃散,无家独泣涟。飘流辽渤地,只唤奈何天。”悲愤的诗句,勾勒出一幅幅因战争而生离死别的“流民图”,周恩来读了不禁唏嘘。

何老先生做梦也盼着祖国强大,满怀热望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我老了,要说有什么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将来使国家强大起来!”何殿甲老先生还和周恩来对对子,他说出上句:“不为列强之奴仆。”周恩来想了想对了下句:“誓做中华的主人。”何老先生听了高兴地说:“好!好!绝好!”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爆发了推翻满清王朝的辛亥革命。消息很快传到了奉天,周恩来备受鼓舞,他找来一把剪刀,毅然带头剪去了自己头上的长辫子,以表明同清朝政府决裂。同时他还劝告老师和同学也剪掉辫子,并且提倡学西方,穿短服,不要被长袍马褂缠着身子。

周恩来在东北读小学的那几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革,满清王朝被推翻,宣统皇帝(溥仪)退位,民国刚刚兴起。孙中山领导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主张。周恩来常与伯父和同学们谈论着政局的变化,伯父是爱国和赞成变革的。在那政治形势瞬息万变的日子里,沈阳也和全国一样,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至,各种反清言论和革命活动蓬勃兴起,使周恩来很受启发。

当时,学校里有一个叫高亦吾(字盘之)的史地老师,是一位山东汉子,富于正义感,学识渊博。他常常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宣传爱国思想,生动形象地讲述广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英勇牺牲的悲壮史实,周恩来和同学们听得热血沸腾,义愤填膺,有时潸然泪下。他非常尊敬和接近高老师,高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位英姿勃发的少年,经常和他谈心,并介绍《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扬州十日记》等进步书籍给周恩来阅读。后来在延安时期,周恩来在一次答外国记者问“以您的出身情况是如何走向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时,曾说:“少年时代在沈阳读书时,得山东高盘之先生的栽培,可以说,没有高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可以说,走上革命道路以至后来成为国家总理的周恩来,始终念念不忘高盘之老师的恩情。

地理教师毛先生是位满族人,他比高亦吾保守,但办事十分精细。讲台上,放着一只圆圆的、色彩斑斓的球体,毛先生说这叫地球仪,上面绘着世界上的五大洲四大洋。毛先生用手缓缓地转动着,伴着慢条斯理的讲解,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山川河流、风土人情……

在沈阳读书时,周恩来非常谦虚朴实,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情待人。初到东北,由于周恩来性情温和,文弱瘦小,再加上说话带有浓厚的淮安口音,于是一些调皮的大同学骂他是“小蛮子”,经常欺侮他。在两个月时间里,他广交朋友,出入时与一批情投意合的孩子一起走。这样人多势众,再也没人敢欺侮他。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同学常请他答疑解难,他总是热情帮助,从不傲慢。

周恩来各科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尤其作文、书法,每学期总是全班第一。他写的文章,气魄大,有远大志向,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当时学校每周一两次作文,他的文章常常被批上“传观”字样,贴在学校“成绩展览处”让同学们观看。国文教员赵纯在批阅周恩来的作文时,对周围的同事感慨说:“我教了几十年书,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学生。”

1912年10月,全校师生隆重集会,纪念东关模范学校建校两周年。周恩来以《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为题写了一篇作文。文章写道:“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书籍,各种科学,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师之口讲指画,友之朝观夕摩,何为为吾相切而相劘?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

这篇文章立意新颖,言简意赅,论说精辟,语重心长,并以新思想贯穿其间。他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必须从教育这一根本抓起。文中,周恩来对教育的目的和师生的责任也作了比较好的阐述。他写道:“吾校司教育之诸公乎。诸公为国家造人才,当殚其聪明,尽其才力。求整顿宜重实际,务外观先察内容。勿自隳行检,以失人则效;勿铺张粉饰,以博我名誉;更勿投身政界党会,谋利营私,以纷扰其心志,而日事敷衍。校长为学生择良教材,教习为学生谋深造就。守师严道尊之旨,除嚣张浮躁之习。注重道德教育,而辅之以实利美感,更振之以军国民之精神。教育美满,校风纯正,则此纪念日乃可因之而永久。”

当时,周恩来只有14岁,却已表现出高尚的志向和引人注目的才能。这篇作文得到了教师的褒奖。国文教师看到这篇作文后,十分高兴,在卷末批写道:“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心长语重,机畅神流。”

这篇文章被评为甲等作文。在第二年奉天省教育品展览会上展出,并作为范文先后收入《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等书中。

一种为国家、民族的将来而奋斗的崇高的责任感,已深深地植根于少年周恩来的心中。有一次,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位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魏校长笑了笑,未予置评。

“为明礼而读书。”有人抢先发言。魏校长缓缓点点头:“不失为一种志向。”

“学而优则仕,”又有人回答,“读书,自然是为了当官。”魏校长又是笑了笑,没有表态。

接下来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魏校长不禁蹙起眉头。

随后,魏校长摇了摇头,走到周恩来面前,笑着问:“恩来,你千里迢迢自江南到此,你读书又为了什么呢?”

这时,同学中有人轻声对校长说:“辛亥革命后我们中间第一个剪掉辫子就是他。”魏校长笑了笑,说:“知道。他成了学校的小名人了。”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又是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想到在魏家楼子耳闻目睹的种种,想到中国濒于危亡的严酷现实,他激昂而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由于周恩来的南方口音,魏校长一时没听清楚,于是他又沉重、大声地重复了一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并提高嗓门称赞:“泱泱中国,如今内忧外患,灾难深重,凡热血男儿,救国图存,责无旁贷。诸位年幼,读书乃打基础,以便日后投身于中华崛起之伟业。古人云‘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恩来志存高远,见识不凡,这是值得诸位仿效的,每个人都应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在学校里,周恩来生活非常俭朴,每天,他就带两个“火烧”上学。穿着十分朴素,夏天总是穿一件白长衫,冬天也只有一件单薄的青年袍,外面罩一件洗白了的蓝大褂。但是,他对别人非常关心。一次,周恩来去打开水,看到烧火的校工吴老头病在床上,他急忙走到床前,端水喂药,还掏出自己仅有的8个铜元说:“您用它买点药吧!”吴老头知道周恩来非常节约,连买书的钱都是从嘴上省出来的,就说:“孩子,你来看我,我就很高兴了,你的生活也不宽裕,我怎么忍心收你的钱呢!”周恩来诚挚地说:“大爷,你别客气了。你快点治好病,让大家喝上您烧的开水是最要紧的啊!”吴老头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老泪纵横。

周恩来在东关模范学校期间,还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一开始他从淮安到沈阳很不适应。冬天,那里是冰天雪地,北风呼啸。别的同学在外面玩得非常高兴,可是他却守在火炉旁,他想,如果没有好的身体,振兴中华岂不是一句空话。于是,他下决心好好锻炼身体。

他每天早上从家跑到学校,下午放学再从学校跑回家,从不间断。当时,都是土路,无风三尺土,下雨一身泥。冬天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吹得人喘不上气来。他还积极参加体育课,踢球,打拳,做体操,还用冷水擦身,他最喜欢的运动是踢“熊头”。这种运动和踢足球差不多,但当时条件差,连球门都没有。在球场上他勇敢得像只小老虎。有一次,他们这个班输了一个球,有的同学垂头丧气,周恩来说:“没关系,咱踢球不是为了赢几个球啊!”那个同学不理解:“那是为什么啊?”周恩来说:“我们踢球,最主要的是练好身体报效中华啊!只要能锻炼好身体,输几个球算得了什么!”

(责编:唐璐、张鑫)

推荐阅读

光辉一生

全党楷模

周恩来纪念场馆

国内纪念地 海外纪念地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来路 巴黎花神咖啡馆 朝鲜咸兴周恩来铜像 德国柏林联邦大道 日本岚山诗碑 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